航拍無人機 vs 穿越無人機,
陜西大智無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給大家介紹兩種無人機的區別!
雖然這種競速用的穿越
無人機,不能給你帶來優美的航拍風光,但卻會讓你腎上腺素急速上升。
這次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用來競速的穿越無人機,與我們常見的航拍無人機有什么不同。
由于航拍的流行,所以大家都習慣了航拍無人機的形態:不是像 Phantom 一樣的白色小架子,就是像 Mavic Pro 一樣的灰黑色樹蛙。
大家都是無人機,為什么兩者就這么不同?
1.競速用的穿越無人機需要更輕、更靈巧,所以會比一般航拍無人機要小、要輕。除了 Spark 和 Mavic Air 這種追求便攜的飛機,大部分航拍無人機的軸距都會在 300mm 以上;但穿越機的軸距一般在 250mm 或以下,體積只有一般航拍機的一半左右,更容易穿越各種障礙。
【結構大不同】
航拍無人機需要負載三軸云臺和優良的相機,所以要有更好的負載能力;加上航拍過程較長,需要更好的續航。所以,工程師在設計航拍無人機的時候,把電機放在機身的上方,讓旋轉的槳葉保持在機身上方,這樣便能延長槳葉的距離。通過更長的槳葉,帶來更好的能源效率和更好的升力。
簡單來說,航拍機就像是用四個電機和槳葉,吊著飛行的直升機。雖然說這種結構能.大程度地增加無人機續航力和負載力,但當無人機快速運動時,偏低的重心會帶來更大的慣性,影響飛行的穩定性
反正航拍就是為了拍下美景,何需激烈的操作?所以,航拍無人機的極速有限,加速也相對柔和。但是,競速用的穿越機,經常高速轉彎和變速,需要進行大幅度的側傾,所以機身的穩定性十分重要。為了減少高速旋轉和變速的大幅重心轉移,也為了在側傾時機體不會一邊重、一邊輕,穿越機盡量把電池置于機身中間。然后把電機置于與機體重心同一水平線。因而,相比起“吊著飛行”的航拍無人機,穿越機更像是一臺輕巧靈活的戰斗機。
【內在大不同】
除了體積之外,航拍無人機在性能上也與競速用的穿越無人機大不相同。航拍無人機為了拍攝穩定的畫面,因此加入了像 GPS、氣壓計、超聲波或視覺傳感器等一堆電子設備,再配合大量的計算芯片和算法。航拍無人機需要在各種黑科技協助下穩定機身,導致內在設計十分復雜。
**的懸停技術對于航拍十分重要,但對于追求速度和靈活的競速無人機來說卻十分雞肋,也無端地增加了重量。因此,競速無人機的組件追求簡單,盡可能減少負重,很多時候連個像樣一點的外殼都沒有,底板、布線全部外露。
【操作大不同】
在眾多黑科技加持下,航拍無人機骨子里就是一臺自動化的機器人。只要在定位模式 (Position Mode) 下,即使完全不進行操作,航拍無人機仍能在空中穩定懸定。原因不是無人機飛得平穩,而是無人機會通過 GPS 或視覺傳感器感知位置,發現位置偏移了,無人機里的計算核心就向動力系統下達指令,飛回原來的位置。
在航拍的世界里,能細致地控制手指動作,進行柔順地運鏡、圓滑地刷鍋的飛手,就是高手。
但在競速的世界里,能在極短時間內進行大量復雜但精準的打桿動作,讓無人機能按著既定路線高速飛行,才是真正高手。
順道說一句:競速用的穿越無人機就不能航拍不?當然不是,而且拍出來的沖擊力,與航拍無人機的沖擊力完全不一樣!當然,要求的技術就更高了。上方的視頻,是油管大神 RED-FPV 把 2017 年拍攝的鏡頭剪了個合集,穿越機在過山車、室內、懸崖飛行各種極限,但操作又絲般順滑毫無卡頓,簡直帥到炸!
目前隨著各路自媒體行業的爆發,無人機已經供不應求,確定不要來個屬于自己的無人機嗎?快來
大疆無人機陜西4S店(體驗店)來體驗吧!
體驗無人機的快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