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飛行平臺,需要搭配強大的負載,以更好地釋放它的潛能。近期,經緯 M300 RTK 喜訊不斷。繼 DJI P1 測繪相機之后,環掃毫米波雷達也于 2 月 3 日正式開放下單。
在這個避障神器的加持下,經緯 M300 RTK 的巡檢..性和全天候作業能力都將得到明顯的提升。
小科普
從技術上說,毫米波雷達,所使用的是波長為1~10 毫米左右的電磁波。它有如下好處:
一、探測能力強。毫米波可以分辨出相距更近的小目標或者更清晰地觀察到目標細節。以經緯 M300 RTK 的環掃毫米波雷達為例,小到電線、大到墻面的障礙物,它都可以識別。
二、全天候。毫米波的傳播受氣候的影響非常小,全天候作業能力更強。在雨天、夜晚、橋底等光線不佳的狀況下,都可以順利作業。
橋洞作業
三、小型化。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毫米波雷達硬件更容易小型化、輕量化。經緯 M300 RTK 的環掃毫米波雷達僅重 371g,裝配輕便,對無人機的續航能力影響較小。
正是因為這些技術優勢,搭載了環掃毫米波雷達的經緯M300 RTK ,才能擁有更強大的避障能力,對于高壓線、樹枝這類細小的、視覺系統難以捕捉的障礙物,也能準確識別。在夜間飛行這類視覺無法生效的場景,毫米波雷達依然能夠發揮作用,提升飛行作業..性。
毫米波雷達探測到的高壓線點云圖側視效果
應用案例
近期,莆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無人機戰隊,便使用了大疆經緯M300 RTK 搭載毫米波雷達,進行城市道路低空巡查及夜間山林低空搜救演練及實戰應用,取得不錯效果。
經緯 M300 RTK 搭載毫米波雷達夜間作業
與之前的單純視覺避障相比,毫米波雷達擁有更精細的識別度,有效改善了對細小樹枝、欄桿電線、玻璃幕墻等細小障礙物的識別效果,大大提高飛行..性。
實際應用證明,搭載了環掃毫米波雷達的經緯 M300 RTK,可以在如路邊警示標志物等障礙附近自動懸停,也可以在光照不佳的夜間順利飛行。這將使無人機在路況巡檢、夜間作業等場景,更好地發揮作用。
常見問題
一、經緯 M300 RTK 環掃毫米波雷達支持哪些功能?
支持檢測水平全向范圍以及上方障礙物,并進行避障,保障作業..。
二、經緯 M300 RTK 環掃毫米波雷達與農機 T30、T20、T16、T10 的雷達是否通用?
經緯 M300 RTK環掃毫米波雷達與農機的雷達均不通用。
三、經緯 M300 RTK 環掃毫米波雷達探測范圍和距離分別是多少?
探測角度:水平方向 360°,垂直方向 60°,上方 45°。
探測距離:1.5 - 30 米。
有效避障速度:<10m/s。
雷達模塊的探測距離因障礙物大小和材質而異,例如:對于強反射物體(如建筑物)有效探測距離約為 30 米,對于弱反射物體(如干枯的樹枝)約為 15 米。
四、經緯 M300 RTK環掃毫米波雷達的防護等級是多少?
經緯 M300 RTK環掃毫米波雷達具備 IP45 防護等級。防護等級非..有效,或因長期使用、磨損導致防護等級下降。
五、經緯 M300 RTK環掃毫米波雷達使用注意事項?
1.飛行器電源處于開啟狀態時或飛行結束后,請勿用手直接接觸雷達模塊的金屬部分,否則可能造成燙傷。
2.需要在 DJI Pilot App 中開啟雷達避障功能,設置飛行器..距離(建議大于2.5 米);使用雷達避障功能,飛行速度應小于 10 m/s,為了獲得更佳的避障體驗,建議飛行高度大于 4 米。
3.探測距離與物體反射率有關,對于強反射率物體(如建筑物)有效探測距離可達 30 米,弱反射率物體(如干枯的樹枝)探測距離為 15 米。在有效探測距離以外,雷達障礙物感知功能可能受到影響或無效。
4.姿態模式下無法使用雷達避障功能。
5.飛機在地面上,雷達進入低功耗模式,此時無法通過 DJI Pilot APP 查看雷達動態目標圖。
6.請全程保持對飛行器的控制,切勿完全依賴雷達模塊及 DJI Pilot APP 提供的信息。請..視線良好,依靠肉眼觀察,合理判斷飛行狀況,及時躲避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