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城·40人”,這里是陳倉!
改革開放四十年,古老的陳倉舊貌換新顏。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迅速提升。陳倉區政府大樓、寶雞會展中心,寶雞物流電商大廈,不斷提升行政服務水平,營造**營商環境。
工業與城市互動。陜西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青島啤酒寶雞工業園等新型工業格局基本形成,一大批重點部、省屬企業相繼落戶,孵化出陳倉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
陳倉農業基礎雄厚,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特色農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古邑西虢,余韻悠長。作為陜西八百里秦川西部的一片豐厚的沃野——陳倉,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情在跌宕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中顯得熠熠生輝。這里不僅有青史留名的文王訪賢、太公垂釣、“暗度陳倉”、“吹簫引鳳”等典故,也有聞名遐邇的虢季子白盤、西周何尊、先秦石鼓等國之重器。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留存為這塊神奇的土地,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古韻與新風并存。2018年,當我們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在隨后幾天的近距離接觸中,“生態+旅游+扶貧”精準扶貧模式,“養在深山人未識”的特色農產品,一系列民生工程改革......都能真正領略到陳倉“自然與人文交織,歷史與未來交匯”的新面貌。
2015年建成的“大水川國際旅游度假區”,用旅游開發帶動產業扶貧,開創了 西部山區精準脫貧的“生態+旅游+扶貧”模式。
山區變景區 旅游產業催動西山大開放
“生態+旅游+扶貧”模式是寶雞市陳倉區針對深度貧困地區——西部山區精準脫貧而探索出的一個創舉。
在寶雞市陳倉區坪頭鎮庵里村,66歲的王育孝正在自家門口編織著竹籃,得益于大水川旅游景區的開發,王育孝和兒子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2015年5月,寶雞市陳倉區政府與寶雞市育才玻璃(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育才集團)簽約,采用BOT模式,對寶雞市西部山區的大水川、靈寶峽、九龍山等自然景區合并為“大水川國際旅游度假區”項目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用旅游開發帶動產業扶貧,全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產業集群,依托大旅游帶動貧困群眾大脫貧,通過發展特優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陳倉區鳳閣嶺鎮張家川村,36歲的村民王滿堂這幾日正在鎮上的青鳳社區集中安置點忙著裝修房子,新房馬上裝修完即將入住。
據了解,短短一年多時間建成的大水川國際旅游度假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78萬余人次,實現經營性收入1.92億元。景區自開工建設至今已累計提供工作崗位1.9萬余個,安置就業2300人,其中貧困家庭就業600余人。
虢鎮中學、茗苑小學,見證基礎教育的改革變遷。
教育改革是較大的民生工程
從“小平房”到氣派的教學樓,從老師們粉筆、黑板、教材“三大件”到教育云平臺,從城校擠、村校破到全面改薄、破解大班額,為每個孩子創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機會……4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陳倉基礎教育實現了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質的飛躍。
寶雞市陳倉區中心幼兒園見證著學前教育的滄桑巨變。
而被看作**學習的開端,陳倉區學前教育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歷經坎坷和艱辛,從托幼服務到學前教育、從“教師中心”到“以幼兒為本”、從“保姆”“阿姨”到“專業化的”教師,同樣見證著改革開放四十年教育事業的騰飛。
寶雞市陳倉區渭河灘區,由過去的“荒灘”,如今華麗變身為運動休閑公園。
荒灘變公園 群眾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
寶雞市陳倉區渭河灘區,由過去的“荒灘”,如今華麗變身為運動休閑公園。灘區治理的陳倉印象景觀塔、木棧道等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同時還規劃設置了篤仁亭、敬老軒、慈少榭、善行廊、禮賢臺、納士閣等寓教于樂提供游人休息與學習的設施。整體工程將于明年5月初完工投入試運行。
堤固、水清、岸綠、景美、洪暢,昔日荒灘變公園。
陳倉區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灘區治理的目標是堤固、水清、岸綠、景美、洪暢,“就是要把昔日的荒灘變成景美的公園,給群眾建設一個休閑、觀賞、娛樂的好去處”。
陳倉區中醫醫院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醫療衛生事業翻天覆地的巨變。
簡陋“衛生所”變現代化醫院 陳倉衛生醫療駛入發展快車道
從1981年建院時,編制50人,批準床位60張,到2015年新醫院落成使用,與原來醫院相比,占地擴大了近10倍,建筑面積增加了6倍,可以容納500張病床,醫院年門診量從9萬到20萬人次,年住院人數9000到18000人……陳倉區中醫醫院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醫療衛生事業翻天覆地的巨變。
目前的陳倉區中醫醫院不僅是擁有了另一個名稱“寶雞市第二中醫醫院”那么簡單,它已經擺脫了先天的土氣,放快腳步駛入醫療發展的快車道,在陳倉大地,白衣戰士的**醫術,給寶雞地區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健康福音。
陳倉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敬老院,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爆棚
在千渭街道鐵道南社區老年人日間料理中心,老人們在這里進行合唱排練、書法寫作、瑜伽學習等,就像是回到了溫馨的“老年之家”。
而在陳倉區中心敬老院內,室內窗明幾凈,老人們每間住室內,配備嶄新舒適的床、柜。多功能的餐廳,娛樂室,冬可供暖,夏可納涼,還有可供沐浴的熱水器,并且根據季節定制食譜,節假日還有各種活動,敬老院成了典型的宜居、宜養、休閑娛樂的養生福地。
老年人在這里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成了典型的宜居、宜養、休閑娛樂的養生福地。
據了解,目前,陳倉區建成西山區域中心敬老院、陳倉區中心敬老院、廠區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車站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虢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陳倉區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現市民中心)、頤和養老公寓、6個城市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25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成157個農村幸福院,實現了中心村和貧困村全覆蓋。陳倉的民生問題得到了逐步推進,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文字整理/李卓然 航拍/孫三剛)
本文轉載自陜西頭條,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